行业新闻
我的位置: 中文 > 新闻 > 行业新闻

中亚峰会能源项目全解析:从油气到氢能的全产业链合作

日期: 2025-6-20来源: 责任编辑:

在 2025 年 6 月 16 日至 17 日于哈萨克斯坦阿斯塔纳举行的第二届中国 — 中亚峰会上,中国能源企业与中亚国家签署多项合作协议,涵盖能源全产业链,推动传统能源升级与清洁能源开发协同发展。以下为主要签约项目及企业动态:

01

 

 

能源全产业链合作升级

1.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作为中国最大的油气生产和销售企业,中国石油在峰会期间与哈萨克斯坦签署多项框架协议,涵盖炼油化工、天然气开发及化肥生产领域

  • 奇姆肯特炼厂扩建项目:将现有 600 万吨 / 年产能提升至 1200 万吨 / 年,成为中亚地区最大现代化炼厂。项目采用国际先进工艺,可生产欧 Ⅴ 标准清洁燃油,预计年增利税超 2 亿美元,直接创造就业岗位超 2000 个。

  • 阿克纠宾尿素项目:依托当地天然气资源建设年产 50 万吨尿素装置,配套天然气制氢工艺,预计 2028 年投产,将显著降低中亚农业化肥进口依赖度。

  • 北 1 区块天然气合作:深化中哈俄三方合作,推进里海沿岸深层盐下层油气勘探,预计新增天然气储量超 500 亿立方米。

2. 中国石化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石化与哈萨克斯坦国家石油天然气公司(KazMunayGas)签署西哈萨克斯坦别列佐夫斯基油气项目联合开发协议,双方按 50/50 对等持股,中方承担勘探阶段全额出资:

勘探计划:实施 300 公里二维地震、300 平方公里三维地震及 7000 米超深探井,重点评估滨里海盆地盐下油气潜力。项目预计 2027 年进入开发阶段,有望成为中亚深层油气开发标杆工程。

3. 中国化学国际公司

中国化学与哈萨克斯坦天然气公司科研院签署该国首个煤制气项目合作协议,总投资约 15 亿美元

技术应用:采用中国化学自主研发的多喷嘴对置式水煤浆气化技术,配套碳捕集装置,年处理煤炭 500 万吨,生产天然气 20 亿立方米,将哈萨克斯坦煤炭资源转化为清洁燃气,缓解区域能源供应压力。项目预计 2029 年投产,可满足阿拉木图市 1/3 居民用气需求。

4. 中国能建集团

中国能建在新能源与氢能领域展现技术引领力:

  • 风光储一体化项目:旗下海投公司签署哈萨克斯坦卡拉干达州 500 兆瓦风电配储(150/300 兆瓦时储能)、图尔克斯坦州 300 兆瓦光伏配储(90/360 兆瓦时储能)项目协议,总投资超 10 亿美元,建成后可满足当地 30 万户家庭用电需求。

  • 氢能科研创新:与上海交通大学、哈萨克斯坦能源部国家核能中心共建中亚氢能科技创新中心,聚焦新型电解水制氢(如 1000Nm³/h 碱性电解槽)、固态储氢技术研发,并推动绿氢在交通、化工领域的商业化应用。中国能建自主研发的氢液化技术(1t/d 液氢装置)已应用于国内示范项目,未来将输出至中亚。

5. 山东能源集团

山东能源与哈萨克斯坦 Qazaq Gaz 公司签署卡拉干达州煤气化厂项目协议,采用自主研发的 3000 吨级 OMB 粉煤加压气化技术:

项目亮点:年产 20 亿立方米合成天然气,碳转化率超 99%,较传统工艺节省煤耗 10%、氧耗 15%,可替代当地燃煤发电,年减排二氧化碳超 300 万吨。该技术已在国内鲁南化工实现工业化应用,粗渣可燃物含量仅 0.1%,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6. Seraphim(中国赛拉弗能源)

Seraphim 与哈萨克斯坦合作开展绿色氢能生产项目,依托当地丰富风能资源建设电解水制氢厂:

技术路线:采用碱性电解槽(单槽产能 1000Nm³/h)及固态储氢技术,规划年产绿氢 1 万吨,重点供应交通领域(如氢燃料电池重卡)及航空燃料合成。项目预计 2027 年建成,将成为中亚首个规模化绿氢示范工程。

02

 

 

合作机制与战略意义

峰会成果清单明确支持建立 “中国 — 中亚能源发展伙伴关系”,推动能源全产业链合作从传统油气向氢能、储能等新兴领域延伸。例如,中国能建与哈萨克斯坦能源部签署的氢能合作协议,将通过 “政校企联合” 模式,在氢能标准制定、人才培养等方面形成协同效应。

专家观点: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副所长朱永彪指出,中国与中亚的能源合作已从单一资源进口转向技术输出与产业链整合,如中国石油在哈萨克斯坦的炼厂扩建项目不仅提升当地炼化能力,更通过 “技术 + 管理” 模式培养本土人才。中国社科院研究员杨进强调,绿氢、光储等项目的落地,标志着中亚能源转型进入实质性阶段,未来双方可在跨境电网互联、氢能贸易等领域进一步深化合作。

03

 

 

企业背景与技术优势

中国石油:全球最大油气公司之一,在炼油化工、长输管道等领域拥有完整技术体系,海外业务覆盖 50 余国,在中亚累计投资超 200 亿美元。

中国能建:全球领先的能源基础设施解决方案提供商,2024 年氢能领域研发投入超 50 亿元,建成全球最大绿氢合成氨项目(松原项目),技术成果获国际权威机构认证。

山东能源:中国重要的煤化工企业,自主研发的 OMB 气化炉技术打破国外垄断,已在国内实现工业化应用,技术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中国化学:中国煤化工领域龙头企业,拥有 30 余项国家级技术专利,海外项目覆盖 “一带一路” 沿线 40 余国,在煤制气、煤制烯烃领域市场份额居全球前列。

04

 

 

未来展望

本次峰会的能源合作协议总金额超百亿美元,标志着中国与中亚在能源安全、绿色转型等领域的合作迈上新台阶。随着中吉乌铁路等基础设施项目的推进,区域能源物流效率将进一步提升,为能源全产业链合作提供坚实支撑。中国能源企业将以此次峰会为契机,持续深化与中亚的技术合作,助力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区域能源体系。

我机构长期为国内外采购商进行供应商入网、寻源、招投标、采购服务等,积累大量客户资源和海外项目信息。

作为行业例会,第十五届中国石油化工装备采购国际峰会暨展览会(CSSOPE2025)将于8月21日-22日上海举办。届时“600+国际买家”携订单齐聚上海,与中国供应商对接洽谈(一层为展览区,三层为采购国际峰会),不出国门见全球采购。

另:目前正为参与CSSOPE 会的供应商优先办理俄罗斯石油ROSNEFT、阿曼石油PDO、阿联酋ADNOC、埃及ENPPI 工程公司、埃及MOPCO 化肥厂等主要石油化工公司的供应商入网,详询:158 0112 8545 秦女士。)